主持人:今天為了探索互聯(lián)網+時代的未來,消化剛剛兩位嘉賓演講內容,我們在現場準備了圓桌論壇環(huán)節(jié),也希望各位嘉賓能夠暢所欲言,建言獻策。接下來讓我們掌聲有請五位圓桌論壇的嘉賓:漢融國際董事長王思遠;迪思傳媒助理總裁王兵;極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林大亮;北京中廣格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北京郵電大學MBA特聘導師曾會明;新華社半月談新媒體中心主任萬坤。
王思遠先生:
去年我也主持了這樣的內容,今年的內容是講互聯(lián)網內容怎么生成,因為現在很多互聯(lián)網發(fā)展已經非常好了,包括一些大的網絡公司和視頻公司,像優(yōu)酷、土豆、樂視、騰訊視頻,它們現在都是爭奪內容,叫IP爆發(fā)。其實大家都在布局,但是問題似乎沒有得到特別好的解決。最近有網絡紅人Papi醬,在業(yè)內有很大的爭議,它突然估值那么高,值不值得投。我們大家一起聊一下這個問題,最好大家有一些觀點,哪怕是觀點相反也可以,像Papi醬網紅IP值不值那么多錢,對于內容生成有沒有幫助。
林大亮先生:
各位來賓大家好,原來一系列專業(yè)型的機構來制作一些內容,現在移動互聯(lián)網的碎片化,包括比較簡單化的內容生產制作的方式帶來以后,我們發(fā)現越來越以人為驅動的內容生產和制作的方式流行樂起來,最近我們看到Papi醬,以及很多自媒體人突然之間特別火,包括最近流行一個特別火的詞叫“網紅經濟”,今年跨年演說會羅振宇說的IP,這些東西無疑都在說現在內容制作生產方式越來越以內容為主體。
萬坤先生:
大家好,我是來自新華社半月談新媒體中心的萬坤,我們搞了一個全國地方縣級政府的微信平臺,現在還在進行當中。昨天沒有跟我說要討論網紅的事件,坦白來講,你們剛才講的內容,坦白來講只有我不知道。因為我們《半月談》是做了36年的政策解讀和時政評論工作,我們內容報道和經營是互相不參與、互相不能干涉的,因為是為了避免新聞敲詐事件。因為我做媒體運營和經營,對于內容方面,我經常跟業(yè)內的朋友聊天,我有一個好朋友是央視的主持人,他說過一句話,媒體是高精細化的工業(yè)產業(yè),這就由此引出了今天的話題。
我們的主題是互聯(lián)網+時代好內容是如何產生的,我倒不認為是產生的,而是生產的。我們社里面的老編輯可能四五十歲,甚至五六十歲,他們經過前半生的精力聚焦在政策解讀、時政評論,習總書記去新華社調研,記者要深入基層,了解第一手的新聞資料。
“互聯(lián)網+”經常有朋友和親戚問我,什么叫“互聯(lián)網+”,我說“互聯(lián)網+”就是互聯(lián)網Plus,我們中國人搞的互聯(lián)網+,中國有這么龐大的生產體。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