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意力強的作品總讓人一見如新、再見如故,這些打動你的廣告,那多半是創(chuàng)意的功勞,它也許幽默新奇,逗你一笑;也許含義深刻,像兒時烙印在腦海的寓言;也許畫面夸張刺激,讓人瞠目;也許所制造的懸念,讓人百思才得一解;也許是運用感情因素,讓人無法忘懷。
欣賞時我們往往會想,這奇思妙想從何而來?
廣告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銷售,同時也可 樹立企業(yè)形象、改變認知、突出賣點、強調品質、增強競爭力,所以在進行廣告創(chuàng)意之前,必須明確這種目的之所在,這樣才會有的放矢,以便在設計中能很快找到切入點,少走彎路。
此階段主要是對與創(chuàng)意直接相關的信息資料作有目 的有意識地收集和研究,它是進一步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的基礎。 信息資料主要指兩種:貼近主題的特定資料,包括圖片和文字資料;平時積累的一般資料。其 收集研究狀況,直接關系創(chuàng)意的結果和品質。
如果說收集特定資料是眼前必須要做的工作的話,那么收集一般資料就是伴隨你一生的工作了,特定資料指的是與廣告主題有關的資料,如商品 說明書、相關圖片、商品特性資料、適合的消費群體及曾發(fā)布的同類廣告等。
收集資料這個階段,其實就是將商品的特定知識和儲備資料加以重新組合,此過程和萬花筒理論很相似,里面放置玻璃片的數目越多其構成組合的機會就越多。
這個階段,首先要對已收集到的資料進行細細咀嚼,正如對食物要經過胃加以消化一樣,此時設計師要做的是尋求“事物”間的相互關系,像拼圖一樣組合后形成一個完整的畫面。 這個階段所做的一切,都是真正創(chuàng)意即將到來的前兆。 推薦閱讀: 解讀!平面設計中的"空間創(chuàng)意"!
沉思就是醞釀狀態(tài)的具體表現,是一種進入深度思考、探索和研究的精神狀態(tài)。 會沉思的人,要帶著問 題去沉思,好像整個思緒在大腦中暢游,對各種特定資料、形象、只言片語、記憶片斷、抽象概念、聲音節(jié)奏等不斷地進行排列、組合、連接、重構,其思維方式越離奇越不合常理,越按人們很少意識到的方式在腦中加工,最后形成的創(chuàng)意就越是新奇、越獨樹一幟。
在醞釀階段設計師有時會陷入一種大腦停頓或煩躁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如繼續(xù)下去,可能會導致最終創(chuàng)意庸俗不堪甚至偏離主題,這時設計時可以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地方,如散步、洗澡、旅游、聽音樂等,可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散步時腦海中可以重現那些支離破碎的畫面,落日的余暉可能使你覺得更適合畫面主題; 小路上的枯葉可能會使作品顯得更有生命力; 洗澡時揉搓的泡沫可能讓你覺得把五彩的泡泡加入背景中,會更富于浪漫情調;; 悠揚的樂曲會主動跳躍到大 腦中去,這種享受優(yōu)雅曲調的過程,會使你確立作品的氣氛和格調等等。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