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點子,;酁樯衿。他建議將滯銷的杯子印上京廣鐵路路線圖,送到火車上銷售,救活一家工廠。他將臺燈設計為愛國者導彈的模樣,放到香港推銷,收到6萬酬金。浙江一家火腿廠半死不活,他建議將火腿開發(fā)成罐頭,一句話又收到10萬元酬金。
他成為時代的寵兒,牛群馮鞏以他為藍本,在春晚舞臺上說,點子讓生活更美好。他走遍全國,開始收費演講。那時劉曉慶的出場費是4萬元,何陽的出場費兩萬元往上,企業(yè)主想請他吃飯,拿號排隊再交3萬。他的門票價格都是幾百元,比當時香港四大天王大陸演出票價要高。他到達某地,當?shù)仡I導將會親自接機,報紙會提前做預告,標題為“歡迎智多星何陽到我省講課,為我省經(jīng)濟騰飛添磚加瓦”。
堆笑的官員,企業(yè)家,以及主動獻身的姑娘。他喜歡這種感覺,“有人喜歡聽我說話,還給我錢,哪里有這么好的職業(yè)!碑斈暧杏浾邌査澳惚荒男﹫蠹埖沁^?”他不太高興:“你應該問,哪些報紙還沒登過我?”
貳
寧夏酸妞野生飲品公司是小型的民營公司,老板叫夏虹鋼,腿部有殘疾。他花10萬元找何陽出點子,并轉(zhuǎn)賬100萬元給何陽,想在央視做廣告。等了半年,廣告沒播出,他向何陽索要剩余的71萬元廣告費,被拒絕。
99年,夏虹鋼跑到何陽北京的家里討債,未果。夏想在北京打官司,但是沒立案。他便回家鄉(xiāng)起訴。那年冬天,警察把何陽抓了。2001年3月,銀川市城區(qū)法院一審判決何陽犯詐騙罪,處有期徒刑12年,罰金5萬元。
有媒體說,這人遲早得出事。1994年春節(jié)時,何陽弄出個農(nóng)民過年不買鞭炮要買何陽的點子的新聞。浙江一個農(nóng)民想買何陽專利,言談期間順口說了一句“這8萬塊也就是村里人放鞭炮的錢”。聽完這話,何陽又招來記者,包括央視的東方時空,制造“不放鞭炮買點子”的新聞。但事實上,這位農(nóng)民并沒有買專利。一位記者有點憤怒:別管新聞真實性,拿記者開涮,不仗義。
當他入獄后,輿論開始一邊倒。一個評論員看不下去了,他列舉了媒體夸贊何陽時所寫的句子,批評起媒體:“說你好,能把你捧上天,說你壞,能把你打入十八層地獄。人家說好,我也說好,人家說壞,我也說壞,隨波逐流,人云亦云,使讀者無所適從,這不正是我們新聞宣傳上長期以來存在的誤區(qū)和頑疾嗎?”
據(jù)何陽自己描述,他在監(jiān)獄的生活并不差。他看書、學畫畫、研究法制,編寫監(jiān)獄里的故事。獄友認識他,幫忙照看生活,幫他接洗腳水。獄友叫他何老師,他給對方上課,疏導心理問題。新來的混混別想欺負他。“黑老大都以結(jié)識我為榮,很照顧我。”他說,犯罪分子覺得他是學者,都尊重他。他偶爾可以上網(wǎng),但了解外部世界,主要是通過朋友郵寄進來的雜志。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