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過年了!一年匆匆又匆匆!多少在外打拼的游子準備收拾行囊,穿上新裝,回到久違的故鄉(xiāng),去見爹娘?在外縱有百般好,哪有在家的悠然自得!在父母身邊嬉笑人生,外面縱有一切不順也都化為云煙!
不過,又有多少人只能在外孤燈相伴,在思念中度過漫漫春節(jié)?回家,對他們而言只能是一個念想!
說到回家,消費者好感,豈不美哉?
小編首先要推薦的是宜家的這則回家的廣告。
宜家《回家》
四個女兒相繼出嫁,雖然清凈了,但是老兩口還是會覺得寂寞!臺灣有種風俗,女兒出嫁的時候必須潑水。寓意: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但是四個女兒出嫁,爸爸都沒有這么做,因為他覺得女兒出嫁了,依然是自己的女兒啊!裝修新家,只為讓女兒女婿跟孩子們到家之后更自在。宜家的這則廣告沒有太多渲染,只有平鋪直敘,婉婉道來父母對女兒的思念與愛護,看了滿滿都是感動。
《是時候該回家了》
外國的圣誕節(jié)就跟國外的春節(jié)一樣,老人都十分期待一家團圓,希望子女帶著他們的子女來到身邊,享受這種熱鬧,即使也有爭吵。但是很多時候正是因為有了自己的家庭,或者因為工作,子女們未必能夠回來,一個電話就把在家苦等的父母打發(fā)了。
為了讓子女回來,這位老爺爺被逼的沒辦法想出了一個"絕招",但實在是心酸之舉--編出了"自己去世"的消息!子女們聽到這個消息難過不已,從各地相聚在家里只為給父親準備"葬禮"。當看到父親站在面前時,這才恍然大悟,眼淚更是難以自抑!
我們越長越大,父母也越來越老,能在一起的時間也越來越短,為什么不珍惜在一起的時光。給自己"編造"各種理由,為何非要等一切都來不及時才"幡然醒悟"?
德國EDEKA的這則廣告打動了多少人,希望能讓更多人;丶铱纯!
《家鄉(xiāng)的滋味》
我們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嗯,家在哪兒,幸福就在哪兒!回到家,家里的風景,家里的味道,家里的滋味,一切一切都那么美好!在外最想吃的就是家鄉(xiāng)的美食,媽媽做的發(fā)糕、菓子、冰姜……太多的美味,如今只能經常回味。而只有回家了,才能吃到~~
千萬不要把回家只是變成只是在同一個方向。
《回家的方向》
本來的過年回家路變成了出差順道回家的路。爸媽喜出望外的早回,原來也只是一個繞道。只是一句"最愛吃媽媽做的酸菜餃子"。為讓早上五點就要趕車的兒子吃上,半夜三更冒著風雪,媽媽去小姨家借酸菜,再跟爸爸倆人包一晚上的餃子,沒有睡覺,只為兒子醒來能吃上一口熱騰騰的餃子。如此厚重的愛,怎能就此吃過就算!
你肯定也有過這樣的經歷,爸媽問,兒子/女兒想吃什么啊,爸媽給你準備準備。然而過年七天興許你一天也沒在家待,跟同學聚會,跟朋友見面。忙這忙那就是沒跟父母好好嘮嗑!即使你知道回家的方向那又如何,沒有陪伴的見面只是蜻蜓點水,如何報答父母恩?
還有,千萬別只是把愛快遞回家啊!
《別把愛快遞回家》
一句,“老爸,今年我不回家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愛”的快遞,將自己的心意寄給爸爸!嗯,那一堆堆的快遞,如何能緩解老爸對兒子的思念?快遞始終只是快遞,不是人,他們是冰冷冷的物,始終不是人啊。不能嘮嗑,不能吵架,即使能保暖,即使能給生活帶來一些便利,哪有兒子的陪伴更讓老人開心呢?
其實,并不是一定要等到節(jié)日才回家,有空的時候就多回家看看吧!父母兩鬢的白發(fā)等不了你忙完了工作,玩過了千山萬水才能相聚!時間不會等你!我們都會說,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但你可曾想過,時間那么短,我要趕緊回報父母恩呢?并不是我們不孝順父母,因為時常會被世界的各種美麗迷惑了雙眼,被忙碌的工作焦爛了額頭,所以會暫時把父母忘在一邊。但是時間真的很短很短,跟父母能一直在一起的時間真的很短!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