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黃升民正式卸任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院長!巴说氖切姓殑眨搪毜耐诵菀搅迥,據(jù)說,還有資深教授制度,教職的退要到七十",老農(nóng)自己說。老黃自稱老農(nóng)。老農(nóng)護照的名字是黃昇民。
這家學院是中國第一家,也是唯一家廣告學院。
退休之際,老黃撂了一句,“10年之內(nèi),廣告學院,全國無人能及”!老黃透露成功三大法寶:“班子會”,集體表決工程,學院文化工程。還有兩個必須做到。。。
。ㄒ韵挛淖謥碜岳限r(nóng)的博客,文中“我”指老黃。微傳播經(jīng)過整理)
左丁俊杰,中黃昇民 右 陳文申(傳大書記)
一、10年內(nèi),廣告學院,全國無人能及
我說,廣告學院目前所達到的境界,無人能及。它的硬件,軟件以及組織體系和文化,就定福莊而言,二十年內(nèi)無對手。就全國的廣告專業(yè)而言,超越十年有余。為什么如此自信?拋開硬件軟件不說,要說的就是那些活躍在一線的三十來歲的年輕老師,那是最為重要的代表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很多兄弟院校的老師來廣告學院看過,看博物館的,看教學科研體系的,唯獨上次和暨大一起來的南方報業(yè)楊社長,看到接待他們的豪哥阿三等人,大發(fā)感慨,他對谷虹說,這么年輕就能夠挑重擔了,這些人代表這個學院,前途不可限量。當然,我也把這句話學給書記說了。
這是一個關(guān)鍵的時刻。穩(wěn)定過渡與否,關(guān)系能否百年的大計,必須深思熟慮周密安排。為此,我做了近十年的長久計劃喲。當然,按照目前行政化的大學,要折騰要拆檔易如反掌。比如,老輩一旦退出,組織重新安排,來一個二百五的空降,再帶三四個打手,十年學院頃刻瓦解。這種例子我見多了,常令人扼腕不已。
二、不可復制的制勝三大法寶
1.第一項工程的名字特別扭,就叫“班子會”,這個稱呼是從我黨借用過來的,其實,就是這么一伙人,院長書記系主任等等,每周都有一個例會,說事匯報討論。開始,大家覺得特無聊,十多年過來,忽然發(fā)現(xiàn)它的功能很特別。這是一個溝通平臺,隱含信息交流信息公開的重要功能。不管什么單位,估計都有班子會的制度,但是,基本都是徒有虛名,因為那些班子會,沒有落實民主議政民主決策的功能,會場集合了一伙人,傳播都是單方向的,由上而下的,而且,決策時候神神秘秘,這種會基本就是家長一人獨大表演會,獨裁專制發(fā)布會,沒啥用處。我不要這樣的會,所期待和營造的是暢所欲言活潑討論最后形成共識的會。有這樣的會再延伸到全體會。所以,學院氣氛是民主的開放的平等的。
廣告學院高大上炫的實驗會議中心
2. 第二項工程,集體表決工程。
有了議論協(xié)商的溝通平臺就夠了嗎?不夠的,還需要建構(gòu)第二項工程,集體表決工程。
看歷史,常常讓我掩卷靜思,無數(shù)英雄豪杰,為什么會發(fā)生顛覆性的錯誤呢?一個很好的團隊,為什么不能制止領(lǐng)導者的荒唐決策呢?必須有一個機制,重大問題的表決機制。就在我當院長的期間,也遭遇過幾次大的考驗,如進人的問題,輔導員制度引入問題,還有學部合并問題,事關(guān)重大且又長久,我們算是躲過去了,有驚無險,可是,將來怎么辦呢?所以,學院有一個很重要的規(guī)定,重大問題,一人提議二人附議,可以發(fā)起班子會表決,如果問題不能夠解決,就有全院表決的制度。這制度建立了,也發(fā)揮過作用了,即使我退休,它在關(guān)鍵時刻還會發(fā)生重要作用的,我是這樣認為的。
一個學院,從幾個人的教研室演變成學系再又成長為學院,我把它定義為一個具有生命力的生物體。既然是生物體,它必須有自己的生長規(guī)律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循序漸進適應性生存,這是一個不可改變的生命規(guī)律。所以,我贊成代際承傳而不是基因突變。我們這個機體不需要基因突變。當下,所謂的空降部隊成為一種時髦,很多大學甚至在熱衷于全球競聘。就學術(shù)交流而言,很需要全球交流,但是,在學院的管理層面,不需要。必須根植于學院,了解學院歷史文化傳統(tǒng)的人才能夠具備駕馭學院的資格。所以,我們也立下了如此規(guī)定,任本系主任者,必須有本院五年以上經(jīng)歷。任本院院領(lǐng)導層級,必須具有八年以上經(jīng)歷。
3. 第三項工程,學院文化工程。
一個民主協(xié)商議政決策的平臺,一個重大問題集體投票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表決機制,還有,保持文化穩(wěn)定性持續(xù)性一致性的任職規(guī)定,這就是廣告學院賴以生存長治久安的三大武器。經(jīng)過十年的熬煉,終于成型,于是,我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向大學組織提出退休想法了。
上文所言及的“三大法寶”,沒有什么理論創(chuàng)新,那是我黨光榮歷史上都有闡述的,而且,比我那個表述更加全面更加系統(tǒng),在這點上,我簡直就是拾人牙慧。但是,我不臉紅,因為我也有補充創(chuàng)新呀,最重要的,我有持之以恒地踐行。這容易嗎?
三、成功必須做到的兩條
我的踐行有兩條,一是不用追求表述的文字完美,只要大方向?qū)︻^,你就做吧,堅持就好。而且,我發(fā)現(xiàn),當下的知識分子也被低俗化了,他們不需要高大上的所謂理論體系,你只要說到點就行,當然,如果有一些低俗化的調(diào)料,效果奇好。比如說那個每周例會,很煩人的,如果把教育部的文件八卦處理,再加上水果聚會,這個效果就會有了。每周例會,每會必吃水果,這是我的發(fā)明。我認為,大家一看到桌上有東西,無論教授還是助教,都會笑逐顏開,氣氛和諧。中國的食文化是與生具來的,不管如何,嘴里吃著東西絕對不會罵人,要罵也是放下筷子才罵。就是送人上西天,最后的儀式是飽餐一頓。我這說遠了,打住。
有不少同行與我探討如何讓大家氣氛和諧,我說,那就吃水果餐吧,大家都笑,可是,就是不去踐行,笨唄。也有人問,你怎么敢把領(lǐng)導的文件做八卦處理呢。我說,群眾嘛,水平就那樣了,只能按照群眾的理解角度來解讀。那些說得轟轟烈烈的大道理,全是幾個秘書編的,也做不到,你能信他嗎?
我踐行的第二條,必須言行一致說到做到。所有的道理,說容易,做很難,堅持更難。所以,我向來不給老師們講大道理,只講小道理,因為他們肯定也知道大道理。我只講,我們要開會,因為老是一個人呆在家里很煩,見見面,瞎聊天也是樂趣嘛。我講要做博物館的目的,是為我老后退休有個喝茶的去處,當然,也不排除我可以兼職當門衛(wèi)看大門。不要把理想拔得那么高,也不要把標準定的那么嚴,自己找難受呀。好歹有個東西慢慢做就行,做事很累,但是有樂趣,兩者沖頂,事情就能夠做下去了,我是這樣想的,也沒有和書記商量對不對。
四、老農(nóng) 55開始計劃退休
提出退休的話題其實很早,好像是我過五十五生日不久。聽到這個說法,大家不以為然,學院發(fā)展順利,事業(yè)蒸蒸日上,你搞什么搞。趙子忠很認真很嚴肅地找周艷說事,想動員一下我收回這個想法。他說,那是開玩笑的。當然,他沒有正面和我談這個問題,只是轉(zhuǎn)彎抹角說。然而,我始終堅持正面回應。
為什么那么早就提起這么一個敏感的話題呢?有兩個方面的觸動。一是看到許多兄弟院校的例子,事業(yè)發(fā)展因為人的進退而改變,而且,常常負面的轉(zhuǎn)變。二是有朋友警告我,與傳大廣告學院的競爭,丁黃時代很難有勝算,等那個阿黃退休,一切可以推倒重來。唉,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嘛,既然如此,我為什么不在頭腦清醒四肢靈活的時候早早安排這件大事呢?
我課上說過,聰明的企業(yè)家,不能只看眼前,要看到十年準備五年之后的事情。我覺得一個機構(gòu)家庭乃至個人,也是應該這樣做的,有遠見,才能有定見,有定見才能有定力,由此可以產(chǎn)生毅力堅持做事。咬著牙關(guān)堅持做事,有些是性格所使然,但是到了成人獨立,內(nèi)在的動力就是你對于未來的觀點和期許,沒有這個,依舊是盲目的,很難持續(xù)的。我打個比方,很多家長在考慮孩子學區(qū)房,出國之類。我說,你要想好五年十年的境況。十年之后大學嚴重過剩,獨生子身負三四套住房,你能夠用你過去的經(jīng)驗設(shè)計他的人生嗎?
對于很多人來說,這不是一個輕松的話題,它意味著一個人生的轉(zhuǎn)折,可能是一場事業(yè)的謝幕,也可能是一種財富的衰減,但它畢竟是一個不可逆轉(zhuǎn)的客觀規(guī)律,不會為人的意志所轉(zhuǎn)移。我把這種不可轉(zhuǎn)移的事物稱之為客觀環(huán)境,對于客觀環(huán)境,不能躲避,也不能視而不見,應該有一種順勢而為的態(tài)度積極來應對。
就我自己來說,退休與否,對于我的經(jīng)濟收入和工作狀態(tài)絲毫沒有影響。該做什么還是做什么,可能會更加從容,寬松,更多的自由選擇。我為之擔心的有兩個方面,一是我的團隊,與我共事多年,忽然我休息了,他們可以習慣嗎?那個學院,剛剛具備了一個發(fā)展的雛形,會不會因為院長的改變而改變呢?當然,任何事物都具備兩面性,可能改得更好,也許改壞了。所以,我把準備工作的提前量放在五年前,希望能夠依循現(xiàn)有的運行軌道平穩(wěn)過渡。首先,我必須早早告訴團隊各位,我會退休的,也必然要退休的,后生必須自立,學會獨立自主,學會當家作主。第二,也是最為重要的,為這個學院建立一種平衡各方的運營機制,一個可以持續(xù)運行的制度,一種互相認同的文化。前者屬于團隊的疏導和教育,相對好做,后者是最難的,從學院成立的第一天就開始著手做這件事情。
制度安排,制度創(chuàng)新,很爛很爛的術(shù)語嘛,難道你也在醉心此事自欺欺人?但是,如果不做,或者,步著社會無數(shù)失敗者的后塵去做,那也太無聊了吧。坦率地說,我對于制度安排的文字游戲是不感興趣的,我目睹無數(shù)機構(gòu),制定了家法校法乃至國家大法,到頭來不是一紙空文嗎?制度的失敗不在于有無文字和條規(guī),在于習慣的行為,規(guī)矩的尊崇,再上升一點,就是貫穿血液當中的無形而有跡的“文化”。對于這個文化,我不想把它神秘化,我把它定義為遇到什么事情就該如何做的規(guī)矩,而這個規(guī)矩是被大家高度認同的,不含有任何派別和私利的。
說回到退休吧。那一年,我覺得學院的制度文化基本成型了,可以進入代際更替的程序了。我和老陳老鐘商量讓年輕一代接班事,他們答應的非常干脆,說應該換班了,事業(yè)才會有希望。也就是一周左右,三個系主任就進入交班程序了。八個七零后系主任出頭擔綱了,事業(yè)果然更有起色。幾年后老陳跟我說,交班的舉措是對的,學系發(fā)展很好。不過,我事后也聽到另外的議論,也有不那么滿意的老系主任說,怎么說換就換呢,我們換班了,那你院長呢,這也得說到做到呀。
感言:黃老師是業(yè)界公認的泰斗,知識淵博,可愛可親,偶而也會很嚴厲的罵人,曾有幸在黃老師麾下從事幾年工作,對黃老師的行業(yè)遠見所折服,對黃老師的人品望其項背。黃老師育人無數(shù),桃李滿天下 ,祝黃老師永遠開心!
作者:佚名 來源:廣告買賣網(wǎng)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