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日前全國兩會期間,記者對在四川省代表團駐地的四川省省長魏宏進行的訪談。魏省長對經濟類雜志發(fā)表了一番看法。
從2010年起,時任四川省常務副省長的魏宏每年都會在兩會期間接受我刊專訪,談的話題從災后重建資金使用到規(guī)范三公經費再到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對于熱點的經濟話題他從不回避,也很樂于將自己在工作中總結的經驗分享給大眾。
魏省長說他喜歡看政治類、經濟類的雜志、書籍,因為工作關系,現在更多看經濟類的東西。他說如今工作任務重、干部壓力大,每天連睡覺的時間都擠得很少了,F在每天能睡6個小時左右,但他還是擠時間閱讀經濟類雜志,還訂閱了許多。他以一個讀者的身份和小編分享了他的閱讀體會。
魏省長喜歡看什么樣的經濟雜志,他如何挑選和閱讀經濟類媒體?魏省長認為什么樣的經濟報道是好報道?
“有幾本雜志在我手上陸續(xù)開始放棄(此處隱去具體名稱),太厚了不行。”魏省長直言不諱。原因是他認為許多媒體還不懂得如何甄選最有價值的信息。而且沒有找準自己的風格特色,現在越來越多的財經類雜志變成了一個樣子,容易混淆。
“要知道現在的讀者不缺信息,而是信息過量。一本雜志不可能做到每一篇都好看,但只要能做到每期有一篇到兩篇好看的報道就是成功!蔽菏¢L說,“如果能讓我撕下一頁紙保存的雜志,下次我一定還要看!
好的經濟報道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就是要用讓普通人看的懂、聽的懂的方式來說深一點的問題!蔽菏¢L概括。
魏省長舉例,比如現在談到宏觀經濟調控目標時,大家都很習慣談到穩(wěn)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但是,在不同情況下,這幾者之間的關系如何把握,就很少有人去深入研究它。當經濟運行在合理區(qū)間,這幾方面的目標必須緊密的結合,穩(wěn)增長與惠民生要很好的搭配;而當經濟運行將滑出合理區(qū)間,可能產生慣性下滑時,我們的工作重點就應該很好研究穩(wěn)增長了。經濟如穩(wěn)不住,就業(yè)和財政解保證不了,促改革和調結構就沒有保障,也會失去空間。我們的經濟報刊,如多一些這樣聯系實際的文章,無論老百姓、還是經濟管理人士、還是政府工作人士都愿意看,我認為報道需要這種話題。
據悉,兩會剛剛開始,魏省長就收到了近十家媒體的采訪申請,今年兩會有3000多位記者參會,場面壯觀堪比春運,如何在層層重圍中提出好的問題?
魏省長鼓勵大家要問老百姓關心的問題,要敢于講真話、講實話,用不著看采訪對象的臉色提問題,要堅持問你最想問的問題而且要盯住問,如問的問題是大家都關心的,說明記者問成功了。
魏省長還分享了他自己對新媒體傳播的看法。他舉例,去年年底川報集團旗下一本只有幾千份的雜志約他寫了一篇署名文章,題為《關于經濟新常態(tài)的認識和把握》。這篇文章分析了新常態(tài)下國家層面的應對思路和措施,也具體談了四川省如何認識和把握的思路和重點。文章在紙媒上的傳播效果平平,但是這篇文章在該媒體微信平臺的傳播甚廣,轉發(fā)無數,受關注程度超過了他的想象,連普通老百姓都看這篇文章。這也充分說明了新媒體時代運用好新手段促進傳播效果的重要。
從上述對魏省長的訪談內容之中,可以看出雜志媒體今后仍將一定的改進空間,和發(fā)展前景。
作者:佚名 來源:廣告買賣網
上篇:
下篇: